蟑螂已经进化到利用我们现代化的城市环境,在我们辛苦建造的建筑物里搭建它们有吃有喝又温暖的幸福小窝。通过了解蟑螂的觅食和群体生活,我们可以使蟑螂诱饵效果最大化。
德国小蠊大部分是夜间活动,通常傍晚时离开他们的栖息地,外出寻找食物、水以及性伴侣。在自然环境中,蟑螂活动高峰期集中在日落后的两到四个小时。在人类活动的社会环境下,德国小蠊正常的作息规律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,例如,在营业至深夜的餐厅中,小蠊的活动在熄灯后两小时达到高峰。
研究人员表明,蟑螂十分了解其生活环境中食物和水源分布情况。蟑螂并非随意性觅食,它们在觅食过程中,在栖息地、食物、水源之间非常高效的移动。这一研究结果和很多人的固有观点大相径庭。
蟑螂虽然是群居动物,但是它们会根据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单独觅食,这可以被称为路线整合,蟑螂利用他们对先前觅食路线上搜集的气味和视觉线索,形成自己独特的导航系统。
路线整合可以被视为一种系统,通过这种系统,蟑螂不断更新其数据库,包括食物和水源距离其栖息地的相对方向和距离远近等信息。在特定位置寻找喜欢的食物来源通常与嗅觉和视觉参照物有关,例如食物气味和食物周围的物体。
蟑螂还通过所谓的特定营养知识,区分具有不同营养价值的食物。他们了解身体最需要的营养素,然后去寻找它们。也有报告曾报道美国大蠊具有类似的能力,能够将食物的气味和所需要的蛋白质关联起来。
在全新的环境中,没有了食物气味的刺激和之前存储的视觉参照物,德国小蠊就以随机的方式觅食,探索所有可触及的表面。一旦他们找到了喜欢的食物,他们就会将其位置整合到他们的导航数据库中,与已有的视觉和嗅觉记忆进行关联,然后将食物所在地与栖息地位置的相对方向和距离进行定位关联。
在之后觅食活动中,蟑螂基本上能够以最短的路线直接前往记忆中的地点,这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觅食效率。
在外出寻找食物时,蟑螂主要依赖嗅觉线索;而返回它们的栖息地时,蟑螂往往更加重视视觉线索。
三、信息共享
一旦找到优质食物来源,他们将与和他关系亲近的蟑螂分享该信息。这种聚集机制会带来共同进食和选择性觅食。研究表明,这是由于进食中的蟑螂发出的嗅觉信号,这种信号是一种尚待确定的觅食信息素。
数学模型表明,大量蟑螂群体觅食不是最佳策略。然而,这种集体觅食行为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好处,提高了个体蟑螂逃跑的概率。此外,通常不同发育阶段的蟑螂组成群居在一起,群体觅食对年幼的若虫更有好处。
蟑螂的发育阶段会决定其觅食活动和行为,不同发育期的蟑螂觅食方式不同。早期的若虫以群体方式觅食,而五龄的若虫开始显示出路线整合的本领,因而学会了更高效的觅食方法。
一龄和二龄的蟑螂若虫很少离开它们的栖息地,随着它们一步步成熟,到了五龄虫阶段,它们在觅食时表现非常活跃。蟑螂种群中,通常若虫比例相对恒定,占该群体总数量的60%。若虫占总数量的比率基本不受群体大小的影响。如果若虫比例很高,我们就要把若虫作为施药的重要目标。
研究表明,当把胶饵被放置在一个新的位置,并且和蟑螂之前取食的食物与栖息地的距离相同(本实验中为60厘米),但是胶饵更靠近蟑螂已知的视觉参照物,蟑螂会优先取食胶饵,而不是它之前吃的食物。
当用胶饵替换了原来的食物,或者把胶饵放在比食物更远时,蟑螂很大程度上都会忽略这两处胶饵的存在。因此,无论适口性如何,点放诱饵的位置首先非常重要。
由此得出结论,诱饵放置应尽可能靠近蟑螂的栖息地; 通过各种研究证明,以点多量小的形式施用的胶饵比放置几大滴诱饵效果更好。
多点用药也可以避免蟑螂之间因竞争而发生的相互攻击。体型有优势的蟑螂会护食,攻击若虫或弱虫。虽然这些强势蟑螂后来都会死于胶饵, 但那些被赶走的蟑螂多半不太敢回来取食,因为他们也会吸取教训,避免再到这个地方来。
总之,在多点用药之前,通过使用监控器来找出蟑螂的栖息地,可以更好地增强诱饵有效性。使用蟑螂胶饵的关键是确保有足够的诱饵可以被取食到,特别是蟑螂危害严重的情况下。选择适口性好的胶饵,并且在蟑螂栖息地附近,点多量少施药,是消灭蟑螂的优选方案。